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朝第一功臣徐達死后,后人死得死逃得逃,很多都已無跡可尋了

時間:2022-04-20 07:55:22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非常重視家族的延續(xù),從而使得修家譜一事成了家族的必做之事。只是,由于朝代更迭或者子嗣單薄等因素,很多家譜都遺失了。因此,為了延續(xù)家族的一些傳統(tǒng),現在的很多人都選擇了重修家譜,其中,就有徐達的后人。

徐達是明朝的開國元勛,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后被封為了魏國公,并且,他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其中,長女更是朱棣的妻子。若是沒有朱棣后來的發(fā)難,徐氏一門的日子應該很好過,說不定明朝還會更加強大。

只是,朱允炆當了皇帝后開始削藩,且偏偏從力量最弱的藩王開始,給了朱棣反擊的時間。甚至于,徐達的幼子徐增壽當時因為給朱棣通風報信被朱允炆砍了。于是,在朱棣登基后,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至于,徐達其余后代的下落,文字上基本是無跡可尋的。

徐永德,家住現今的如東縣。年輕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徐永泉家中,看到了一本清版家譜,并在此處找到了自己祖父和父親的名字。因為,徐永德從小就聽長輩說,他們徐家人是徐達的后代,以至于,在這本家譜中他找到了"證據"。

之后,徐永德經過一番研讀,得知:自己是先祖"貴八公"的后裔,而"貴八公"是徐達的孫子,曾在朱允炆手下做過武官。不過,再往上溯源,就沒有了線索。

當年靖難,貴八公為了躲難,經由蘇州、昆山,一路來到了如皋。經過若干年的發(fā)展,徐氏后人在順治八年,開始首修家譜。

到了民國十八年,徐氏后人又四修家譜,原本收藏于如東縣檔案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本《徐氏家譜》除了包含族訓、族戒及族約外,還收錄了《重修徐氏家譜原序》、《重修徐氏宗譜序》、《徐氏續(xù)譜原序》等內容。

當徐永德看到這本老家譜后,就醉心于研究自己的家族故事,開始有了重修徐氏家譜的念頭。

事實上,想重修家譜的人并非徐永德一人。不過,修家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花很多精力去弄清楚同氏祖輩的"前世今生",不但耗費財力,更多的還是人力。最終,只有徐永德堅持了下來。徐永德本是一名初中老師,退休后,他就專心于此事。

那時,徐永德雖然已年過六十,但自從心中有了這個目標后就開始為之努力。而且,為了有充足的費用支持,徐永德還跑到了江南的一家毛紡廠打工。當工廠老板得知徐永德的想法后很是支持他,使他可以利用工作的機會,前往一些地方檔案館查看、收集相關資料。

當時的徐永德,為了弄清楚某一支系的傳人,路途奔波都是常態(tài)。這其中,收集族人的信息,他們的姓名、出生年月及職業(yè),都是最基本的工作。后來,通過徐永德的不懈努力,新收錄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上千人。

除此之外,徐永德還做了一件事,就是追溯徐氏的歷史。

徐氏是東夷族部落首領伯益的后人,在中國人的姓氏文化中,有不少以封地或官職做了自己的姓。當年,伯益幫著大禹治水立了大功,于是,他的兒子若木成了徐國的國君,經歷三十二世。徐國就是以如今泗縣為中心,涵蓋了江蘇西北部和安徽東北部的區(qū)域。

其實,徐永德這次編修的家譜,應該是徐氏家譜的第六次修訂。更重要的是,徐永德還有撰文《六修家譜序》,長達12卷的家譜,不但收錄了歷次編修家譜的序,還在原來族訓的基礎上,又收錄了他自己撰文的《徐氏家訓》。

在徐永德看來,徐家在歷史上曾有過輝煌,但是,一樣有出現過不孝子孫,他希望家譜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人物信息的匯編,而是要讓這濃縮于家譜中的徐家七百多年的歷史以更好地姿態(tài)傳承下去。

在中國家族文化中,除了家譜就是祠堂了。

曾供奉徐氏先人的祠堂,雖由于歷史原因已不復存在了,但卻不妨礙徐家人銘記那段歷史,只要心中有著那份敬意,家族的精神就會永續(xù)?,F今,貴八公的后人們以位于劉埠村的祠堂原址為中心,分布在如東縣苴鎮(zhèn)和掘港,其人數大概在3000--4000人。

徐永德身為一位退休老教師,為何要如此執(zhí)著于修家譜呢?

他應是從族人身上看到了一種家族的凝聚力,所以才想到要傳承祖上優(yōu)秀的品質。因此,在修好家譜后,徐永德將其免費送給了族人。在他看來,家譜就是一個家族的承載,后代要本分做人,厚道做事,這樣家族的延續(xù),才會有它的價值。

參考資料:

【《弇州續(xù)稿·卷八十·中山王世家》、《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九下》、《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十三》】

關鍵詞: 無跡可尋 可以利用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