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孫權為什么一定要殺死關羽這3個理由非讓孫權殺關羽不可

時間:2022-04-20 05:40:45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關羽,字長生,河東解良人。東漢末年的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關羽最看不起的人是孫權,到頭來卻恰恰死在孫權刀下。孫權不怕關羽,孫權的部下呂蒙更不怕關羽,他們只是敬重他,卻不覺得他有什么了不起……

義薄云天、勇冠三軍的關羽當然算得上是蓋世英雄,但在人才濟濟的三國時代,其他人也未必就是狗熊。尤其三國領軍人物曹操、劉備、孫權,可謂人杰中的人杰,但關羽敬劉備,禮曹操,卻獨看不起孫權。

身為吳主,能夠在十八路諸侯鏖戰(zhàn)之后僅存的三個碩果之一,孫權肯定不是草包。豈可小視?本來孫權打不打荊州,在兩可之間。諸葛瑾出的主意正中孫權的下懷,去荊州向關羽提親,沒想到關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把諸葛瑾轟了出去。

可憐孫權,曹操尚言:生子當如孫仲謀。而在關羽眼中孫權竟如一狗。關羽最看不起的人為什么是孫權?到頭來卻又為什么恰恰死在孫權刀下?

關羽瞧不起孫權,不外乎兩點:

一者孫權是世襲之子,不是白手起家,他只是繼承父兄之業(yè),等于得了筆巨大遺產的公子哥。這一點比白手起家、叱詫風云的曹操、劉備差得多。在關羽心中孫權和曹操、劉備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再者,關羽對于孫權的為人也極為藐視。孫權做事首鼠兩端,腳踩兩只船。事魏事蜀反復無常,實屬一蛇鼠兩端的小人。

但是,即便"蛇鼠兩端的小人",也并不等于是個狗熊。充分證據(jù)說明,關羽雖滿肚子瞧不起孫權,孫權也沒有把關羽太當一回事。

從關羽與孫權的交手來看,雖然孫權搞的"偷襲"戰(zhàn)術,但他的謀略與用人卻遠勝出關羽不止一籌。相比較而言,為謀求后發(fā)制人,孫權不像關羽那樣頤指氣使,他能屈能伸,特會裝熊,壓低姿態(tài),麻痹對手,以求在戰(zhàn)場上畢全功于一役--這是孫權最慣用的計謀。

孫權先用大將呂蒙、后用新秀陸遜,都是內秀十足、胸懷錦繡的大才,而那關羽鎮(zhèn)守荊州時信任的大將潘睿、糜芳等人,均為虛偽無能之輩,一觸即潰,大禍臨頭各自飛,他們貌似忠厚實則見利忘義,斷其后路、送關羽下地獄的,其實正是后方的他們。

孫權不怕關羽,孫權的部下呂蒙更不怕關羽,關羽不知道,人們只是愿意敬重他,卻不覺得他有什么了不起。東吳派去斬殺關羽的潘璋,并不是什么名將,而實"博蕩嗜酒"之輩,實際擒獲關羽父子的,更只是潘璋手下一個名叫馬忠的小角色。關羽不明不白地死于尋常匹夫的暗算,本人身首異處,死得實在窩囊!

從軍事上而論,是因為孫權搞的"偷襲"戰(zhàn)術中計被俘,但關羽這不是第一次被俘經歷,他在早年被曹操所擒時曹操以上賓相待并未要他性命,為什么孫權非殺關羽不可?

原因有三:

一、積怨太深,不可能融合,關羽和孫權除了政治上的主要矛盾以外,還有私人矛盾。這一點前面已經講過"虎女安肯嫁犬子?"。孫權受辱,結下怨恨。

二、關羽的脾氣和孫權非常不對付,敗走麥城被俘,關羽可以選擇投降么?就像當年投降曹操一樣?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關羽當時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再做這種事情只怕是要背一世罵名,所以關羽不會投降孫權。以他的脾氣,和孫權也不對付。再者,孫權畢竟不是曹操。他不可能像曹操一樣對關羽畢恭畢敬。曹操此人可以說是很欣賞關羽,對關羽也可以說得上是有知遇之恩。而孫權年齡還沒有關羽大,而且加上先前的"辱使"事件,實不可能在關羽面前"禮賢下士"再次屈就。

三、名分不足,誰也不可能將就,關羽投降曹操可以美其名曰:降漢不降曹;可是孫權沒有天子在手。像關羽這樣把顏面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大將,不會豪無名分地拜倒在一個自封的"吳主"腳下。

關羽被抓時,關羽已經被劉備表為了前將軍。孫權當時的爵位不比關羽大,直到孫權將關羽的首級傳送許都報喜的時候,曹操才表孫權為驃騎將軍,這時才比關羽大了一個等級。以此推理,孫權當時的爵位沒有關羽高或者一樣高,一個爵位低的人有一個比自己爵位高的臣下,總覺得便扭。

所以,關羽與孫權,誰也不可能將就誰。關羽之死不免令人唏噓長嘆--你可以自視英雄,但不可隨意視他人為狗熊,須知狗熊發(fā)起怒來,也完全可以要了英雄的命!

關鍵詞: 白手起家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