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此人為大唐名相,提出兩個預(yù)言不幸全部應(yīng)驗,皇帝遭難后追悔莫及

時間:2022-04-18 11:39:51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在選才用人問題上,有時宰相與皇帝發(fā)生矛盾,皇帝常常固執(zhí)己見,不接受宰相的真知灼見,一意孤行,最后政敗國亂,釀成難以收拾的局面。最典型的莫過于宰相張九齡與唐玄宗擇相用人的矛盾。

唐玄宗是個先明后暗的皇帝,開元之治的輝煌,是他卓越的帝業(yè)成就,但也使他頭腦有些發(fā)昏,到后期勵精圖志的雄心已經(jīng)淡化,貪圖享樂的欲望日見增強。他對政事能不管就不管,對那些求治進諫的宰相和大臣已感到不耐煩,總想找一個服服帖帖、順從自己意志的人做宰相,自己既可撒手政事,又可安心享樂。

那個時代,只要皇帝有需求,就會有人出來迎合,吏部侍郎李林甫就是這等人物。李林甫雖然文化不高,但論奉承皇帝,搞陰謀詭計,耍弄權(quán)術(shù),那可是絕對的高手,他既有先天的機警,也有后天的鉆營,他把觸角深入到皇宮的嬪妃那里,取得玄宗最可靠、最秘密的內(nèi)情,因此玄宗的任何心事、隱秘、活動,他都無所不知,無時不曉。

故而李林甫每次奏對,都準確無誤地正中玄宗內(nèi)心,使玄宗龍顏大悅,更加欣賞和看重李林甫。唐玄宗見李林甫奉侍自己如此用心、細心、癡心、貼心、更是稱心,便決意任用李林甫為宰相。但宰相一職不比一般官吏,唐玄宗特意征求宰相張九齡意見,爭取他的支持。

張九齡不但有很高的文學(xué)修養(yǎng),而且是唐代有名的直臣嚴相。他于開元二十一年(733)起任相,只有三年。他知識淵博,古今相通,具有朝廷官員少有的遠見卓識,見人見物穿透力極強,因此他對李林甫的惡劣品德和行跡,早已洞察在心,看得一清二楚。

他也不怕得罪新寵李林甫,便直言勸諫玄宗:"宰相一職關(guān)系國家的安危,陛下如任用李林甫為相,臣恐怕將是國家之憂患!"寥寥幾句話,分量很重,關(guān)系國家和玄宗的命運極大,是金玉良言。但這幾句話顯然有悖于玄宗之原意,是逆耳之言。

唐玄宗這時簡直被李林甫迷住了,鐵了心要以李林甫為宰相,對張九齡的話充耳不聞"說什么是國家之優(yōu)患",簡直是聳人聽聞,惡意中傷,因此,玄宗不顧張九齡的強烈反對,于開元二十二年(734)五月,下詔任用李林甫為宰相。

唐玄宗不聽宰相張九齡忠言勸諫,錯誤地決定任用李林甫為宰相,其后果正如張九齡預(yù)見,李林甫禍亂了國家。李林甫為宰相,專權(quán)達十九年之久,他排斥異己,陷害忠良,杜絕言路,屢興大獄,使朝政日趨混亂,使國家蒙受巨大損失。更為甚者,他為鞏固權(quán)力,還引進一只狼。

唐玄宗為貪求邊功,派重軍駐守邊鎮(zhèn),給節(jié)度使很大權(quán)力,節(jié)度使有戰(zhàn)功,可入朝做宰相。玄宗這一政策,對李林甫是個很大威脅,他害怕宰相的位置受到挑戰(zhàn),因此,他想出一個對策,建議玄宗重用胡人,因為胡人既不知書,又孤立無黨,對自己專權(quán)比較安全。

玄宗果用其言便重用胡人安祿山,安祿山之父是胡人,其母是突厥人,安祿山是個混血兒。此人之性極為殘忍,但又機智靈活;此人驍勇善戰(zhàn),但又驕縱不羈。在一次作戰(zhàn)中,因安祿山輕敵,兵敗受押,解送京師,宰相張九齡批示處斬,但玄宗不識其人,只惜其勇,敕令免死,革去官職,用為白衣將領(lǐng),仍帶兵打仗。

張九齡要處死安祿山,不僅因其兵敗,內(nèi)中還有更深原因。他見安祿山桀驁不遜,將來必為禍亂,曾對人說:"將來亂幽州者,必是這個胡人小子。"為此張九齡堅持要殺安祿山,并對玄宗說:"安祿山喪師打敗仗,依法不可不殺。臣觀察其貌有反相,不殺必為后患。"

當然張九齡不是看相先生,他可能從安祿山驕縱不羈的野性透視其靈魂,預(yù)見他不是忠誠之臣、忠良之將,必為國之后患。

張九齡這一預(yù)言忠告,不但未引起玄宗警覺,反而指責(zé)張九齡枉害忠良,昏聵的玄宗這時已到了忠奸不辨的地步。不僅如此,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還把安祿山收為養(yǎng)子。再加上安祿山手段狡猾,善于諂媚逢迎,更使安祿山備受寵幸,玄宗把安祿山視為安邊長城,并屢屢升官,成為掌握河北、山西、遼寧西部軍政、民政、財政大權(quán)的最為顯赫之人。

安祿山野心勃勃,他見大唐政治敗壞,軍備空虛,便于天寶十四年(755)以聲討宰相楊國忠為名,自范陽(今北京市城區(qū)西南)起兵,公開叛亂朝廷,一路所向無敵。次年安祿山便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后又攻陷潼關(guān),京城長安大亂,玄宗被迫逃往成都,在路上又被迫縊殺心愛的楊貴妃。

從此,玄宗的傷心不斷,且一天比一天嚴重。值得一提的是,張九齡已于開元二十八年(740)去世。在他去世后的十五年,即天寶十四年(755),玄宗流亡在成都,面對這種悲慘的局面,一方面在咀嚼著自討的苦果,一方面想起宰相張九齡對重用李林甫、安祿山必亂國家的先知預(yù)見,心中極為懊悔,很自然地掉下幾滴老淚。

為追懷張九齡,玄宗特派專使去張九齡老家曲江(今廣東曲江)祭奠亡靈,并厚恤其家,還特別下詔褒贈:"正大廈者柱石之力,昌帝業(yè)者輔相之臣,生則保其榮名,歿則稱其盛德…"這時玄宗無論對張九齡評說得多么好聽、動人,都為時已晚了。

關(guān)鍵詞: 為時已晚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zé)。

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