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人盡皆知的千古名句,卻很少有人知道出處

時間:2022-04-14 11:42:24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蜀地,很早以前是獨立的天地,春秋之后才開始與外界溝通。但是由于險峻的地理環(huán)境,一遇到戰(zhàn)亂,蜀地又可以獨立于世界之外。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jù)蜀地,才有了三分天下的態(tài)勢,經過數(shù)十年的征戰(zhàn),蜀國國力雖然疲弱,但是憑借天險,仍然能夠抵抗住曹魏的進攻。

后來姜維在漢中撤退了軍隊,才有了蜀漢的滅亡。即便如此,鐘會來到蜀地之后,在姜維的策反下,便有了獨立的野心,他說:

雖然鐘會失敗了,卻也佐證了蜀地的天然地理環(huán)境很適合建國。

到了唐末,中原戰(zhàn)亂不止,很多人來到蜀中避難,這些人之中不僅有世家大族,還有富豪商賈,以及中原名士。

當外面戰(zhàn)亂紛紛的時候,蜀中相對的安寧,讓老百姓幾十年不曾見過刀兵。這樣的富足固然很好,卻造成了一項缺點,蜀中人保守的性格。

哪怕是到了北宋統(tǒng)一了南方后,蜀地中的讀書人也不他愿意出去,一來是因為蜀地富足,二來就是長期隔絕養(yǎng)成的性格。

所以,蘇軾出來絕對是一個異類。很多人以為蘇軾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這是錯誤的,他的性格繼承了祖父蘇序的豪爽成分,但是更多的是后來宦海浮沉鍛造出來的。

兩宋時期只有少數(shù)的官員被處以死刑,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岳飛,但是那個時候戰(zhàn)亂,政權不穩(wěn)定的時候,承平時期基本沒有,而蘇軾卻是承平時期距離死亡最近的一位官員。

烏臺詩案之后,蘇軾很長一段時間都心灰意冷,過了好久才恢復了往日的神情,今天的這首詩就是蘇軾心情轉好之后的作品,全詩如下:

這首詩寫于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年初,從詩的名字就能看出來:

詩歌名字中的潘郭二生是蘇軾的朋友;女王城使他們一起游玩的地點。蘇軾寫這首詩就是故地重游之后的感慨。

首聯(lián)意思: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找尋去年游玩過的村莊。

春天只有在郊外才能見到,不肯進入東門,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了殘冬未去,天氣之中還有些許寒意。

頷聯(lián)意思: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總能夠根據(jù)規(guī)律找尋到舊日的信息;可往事如同春天的夢,不曾留下一點痕跡。

這兩句是千古名句,蘇軾在暗示自己舊地重游,而那曾經讓自己身陷囹吾的烏臺詩案早已經拋到腦后。

頸聯(lián)意思:來到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了幾杯酒;鄉(xiāng)間的老人對我們的來到笑臉相迎。

蘇軾已經適應了此種閑適生活,而且看到別人的笑臉自己的內心也是非??鞓贰?/p>

尾聯(lián)意思:約定好每一年春季都到郊外游玩,就不要去牽掛那些煩心事了。

結尾兩句的豁達與超脫,讓我們意識到,那個蘇東坡又回來了。

這首詩既是寫春游之樂,也是寫蘇軾走出了政治風波的陰霾。

關鍵詞: 地理環(huán)境 能夠根據(jù) 不穩(wěn)定的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