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其實內心想做興復漢室的英雄

時間:2022-04-12 20:43:13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一、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后,一直有人勸他趕緊廢掉漢獻帝自立登基稱帝吧,曹操拒絕道:"我的志向是學習周公,做一救世忠臣。我要平定這亂世,興復漢室,使天下歸心。"

對于曹操的所作所為,從古至今一直存在著兩種看法,一派認為他虛偽,分明想當皇帝,卻又擔心他人議論,而另一派則認為曹操當真如他所言,只想做一個挽大廈于將傾的忠臣。

我個人更偏向于后一種看法。

曹操曾經在其著作《短歌行》和《述志令》中,提到過"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和"據有當州,孤復定之,遂平天下。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這樣的話,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出曹操是一個很有野心卻很有分寸的人。

野心在于,他家世顯赫卻并不尊貴,身逢亂世,曹操一開始的實力也不強大,但他在袁紹、董卓等人的打壓下還始終抱著使"天下歸心"的念頭。

分寸在于,曹操雖大權在握,在取代漢家天下輕而易舉的情況下,但他給自己的定義依舊是"人臣"二字。

二、

東漢名士許劭給曹操的評價是:"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我覺得這個評價遠比《三國志》中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更適合曹操。咱們不妨站在曹操的角度去看那個時代: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yǎng)子,155年,他出生在了宦官曹騰的家中。曹操的這種出身很是尷尬,因為東漢末年宦官和外戚專權搞得政局相當混亂不堪,所以當時的讀書人普遍瞧不起宦官,按曹操的背景來說他天生就屬于宦官陣營,可曹操恰好也討厭宦官……這樣的立場使得他夾雜了讀書人和宦官的中間,兩邊都受到排擠。

靠著家里的背景,曹操19歲的時候,他的家里人給他在京都洛陽找了個維護治安的工作,這種與其說是工作,不如說是曹操家里人在幫助他擴展人脈。我寫他們的本意是讓曹操多接觸上流社會的達官顯貴,好讓他在京城站穩(wěn)腳步,可曹操到京城后,卻展現出了他不按套路出牌的一面。

當時漢靈帝寵幸宦官蹇碩,他的叔父便仗著他的名義到處橫行無忌,甚至公然違反律法。有一次蹇碩的叔父違反了宵禁的規(guī)定,曹操絲毫不顧及蹇碩的面子,竟直接下令用五色棒處死了他。

曹操的做法固然有年輕氣盛,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因素在其中,但這何嘗不是一個心懷正義的少年郎想要憑借一己之力去澄清吏治的勇敢嘗試呢?

此后的日子里,曹操目睹了東漢朝廷腐敗的一面,他多次上書皇帝,陳述他對治理國家的一些想法,希望皇帝能夠下定決心整頓朝政。

年輕時候的曹操,堪稱一股清流,但光是清流,是拯救不了一個時代的。

曹操在濟南任國相時,他了解到當時濟南國的官吏們仗著權貴做保護傘,這些官吏利用手中的職權收刮起民脂民膏來愈發(fā)肆無忌憚,而往屆的濟南國相在收取好處后,又不想得罪權貴,都選擇默認縱容這種現象存在,這使得當地的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初到濟南國的曹操,滿懷雄心壯志"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他決心在濟南國內展開改革,好好整理一下當地的陋習。曹操從吏治入手,凡是有貪污前科的官吏一律罷職,然后再公正地選拔、推薦官吏,一時間貪官污吏"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竄入他郡",當地"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但曹操的做法,帶來的并不是朝廷的獎賞,而是足以給他家族招致禍害的巨大威脅。那些被曹操斷了財路的權貴,集體給曹操的家族試壓,為了避免給家族帶來麻煩,曹操選擇了托病還鄉(xiāng):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曹操瞧著"權臣專朝,貴戚橫恣"的朝廷,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努力并不能改變什么,在之后的日子里,有些心灰意冷的他,在譙縣東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學社,秋夏讀書,冬春打獵,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是打算靠著學社前幾畝貧瘠的土地,自耕自足,隱于荒野、斷絕和賓客的來往,過上隱士的生活。

……

三、

某種意義上來講,董卓開啟了三國亂世,也讓曹操見識到了另一種實現自己"治世"這個理想的方法: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曹操《述志令》)

從曹操的作品便可以看出來,他同情時局動亂下受苦的百姓:

《蒿里行》: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薤露行》:蕩覆帝基業(yè),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冬十月》:錢镈停置,農收積場,逆旅整設,以通賈商。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在曹操的心中,有著國家統(tǒng)一、政治安定和經濟繁榮的崇高理想,哪怕是在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后,他都在維持著表面秩序的平衡。

曹操是一個十足的雙面梟雄,他既有崇高的理想,也有掌控一切的野心。在年輕的時候他也曾寄希望于君王,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曹操在不斷碰壁后,他意識到要想拯救千瘡百孔的朝廷,最好的辦法其實是--自己成為規(guī)矩的制定者。

畢竟在那樣一個混亂的年代里,如果不能掌握絕對的話語權,曹操就要面臨勢力被兼并的威脅,到時他在亂世中一手建立起來的穩(wěn)定秩序也會分崩離析,那是曹操絕對不想看到的一幕。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另一個原因,其實很有可能是出于他以前給皇帝上書,被置之不理后累積起來的"不信任"因素作怪。

等到曹操大權在握后,他所處的地位又將他推向了懸崖的邊緣,虎視眈眈想要對他下手的政敵礙于他手中的權力,只能把野心放在心里,可他們卻從未放棄過讓曹操放棄兵權的打算。

曹操在對外公開表示自己不會交出兵權的原因中,提到了樂毅和蒙恬二人,這兩人都是對國家有功卻受到迫害的人,曹操提及這二人一方面是說擔心自己放下兵權后家庭遭到迫害,另一方面也是在表示自己對朝廷的忠心,雖然這種忠心的手段并不被漢獻帝接受罷了。

綜合曹操的作品和他的經歷我們可以發(fā)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其實內心想做興復漢室的英雄。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關鍵詞: 挾天子以令諸侯 天下歸心 征西將軍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