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朱棣這個兒子勇冠三軍,差點問鼎太子寶座,為何最后成了瓦罐燜雞

時間:2022-04-08 15:46:02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朱棣有四個兒子,前三個都是正室徐皇后所生,最小那個是庶子,很早就夭折了,在朱棣心中沒什么分量。

雖然剩下三個,都是一個母親生的,但父親不見得就能一碗水端平,兒子們也不見得就能相親相愛。

這當中,老二漢王朱高煦死得最慘,被親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倒扣在大缸里,四周擺滿燒得通紅的木炭,活活給做成了"瓦罐燜雞"!

可不知怎么的,小編對他完全同情不起來,因為他之所以有此結局,真應了那句話--"No做No die"。

當然,子不教父之過,當老爹的明成祖朱棣也得負一部分責任,是他對朱高煦的空口白話瞎許愿,助長了兒子的帝王野心。

朱棣成年的三個兒子,嫡長子朱高熾按理應該是朱棣的繼承人,但他肥胖體弱,喜好讀書,性格溫吞,完全沒有繼承父親的勇武善戰(zhàn),朱棣不喜歡他。

而次子朱高煦就仿如朱棣的翻版,體魄強健,不愛讀書愛武事,也喜歡打仗,和父親能說到一塊兒。朱棣還在北京當燕王時,王府眾人就都知道他更喜歡像自己的次子,不喜歡動一動就喘不上氣的長子。

但這沒什么用,一方面,朱元璋堅定支持嫡長子繼承制,朱高熾排序在前,朱高煦就沒有機會;另一方面,朱元璋對這兩個孫子的感觀恰恰和朱棣相反,他喜歡儒雅好學的朱高熾,討厭粗魯厭學的朱高煦。

這也是出于穩(wěn)定政局的需要,明初各項法令很嚴格,從朝臣都百姓都挺緊張,接下來就應該以仁治國,松一松人們的神經(jīng),如此方有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素有仁名的朱高熾就得到了朱元璋的贊賞,早早冊為世子。

如果朱允炆不簡單粗暴地削藩,朱棣沒有機會發(fā)動靖難之役,那么朱高煦就算不服,也只能忍著。

但這一切都發(fā)生了,朱高煦從中看到機會,努力表現(xiàn),朱棣也越發(fā)喜歡這個作戰(zhàn)勇猛的兒子。

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朱允炆的軍隊擊敗,正著急時,朱高煦率領大軍趕來解了圍。

朱棣很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勉之!世子多疾。"言下之意是,你要努力,你哥體弱多病,不知道能活多久,如果他死了,他的位置就輪到你做。

這不是瞎許愿嘛!反正不管朱棣是不是這個意思,朱高煦就是這么理解的,靖難成功后處處和朱高熾作對,謀奪太子之位。

但是,盡管朱高熾不得朱棣的歡心,但朱棣在造反奪位后,一直標榜自己是父親朱元璋的"合法繼承人",所以對朱元璋定下的嫡長子繼承制,也不敢貿(mào)然違背。這點對朱高熾十分有利。

另外,年紀大來的朱棣還隔代親,對嫡長孫朱瞻基喜歡得不得了,也使朱高熾在朱棣面前加了不少分。

據(jù)說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夢到朱元璋給了他一個大圭,并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圭"在古代象征著權力和地位。這一吉兆使得朱棣醒來后十分悅愉。

朱瞻基完全符合朱棣對兒孫的所有期望,聰明伶俐、健康開朗,又能文能武。本來他對立哪個兒子為太子一直在猶豫,卻因解縉一句"好圣孫",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為儲君。

朱高煦很失望,心存怨言。朱棣也許是對他有愧疚,比較縱容。本來是讓他就藩云南的,但朱高煦賴著不去,憤憤不平地說我有什么罪,要把我發(fā)配到萬里之外。

朱高熾也很神奇,他雖然知道兄弟們心懷叵測,卻還時常維護他們,做足了好哥哥的樣子,就連朱棣也不得不贊他一聲心胸寬廣,將朱高熙改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并強令他就藩。

朱高熙一到封地,就暗中招兵買馬,謀劃著父親去世、兄長繼位后就造反。但是,朱高熾在位時間太短了,不足一年,沒等朱高熙準備周全就死了。

得知訊息之后,朱高熙更高興了,這不就是朱允炆之事的翻版嗎?父親當年能成功奪取侄子的江山,他也能。

可他萬萬沒想到,他這侄兒比朱允炆厲害多了,早在防著他呢。

朱瞻基繼位,雖知道二叔有異心,但明面上還是多次封賞他,對他提出的建議全都采納。

朱高熙就被麻痹了,覺得這侄子不過如此。宣德元年八月起兵造反,朱瞻基御駕親征,叛軍不敵,軍心混亂,朱高熙為了避免被手下們綁出去邀功,主動出城投降。

直到此時,朱高熙還心存僥幸,以為朱瞻基會看在至親的份上放自己一馬。其實他的所作所為,朱瞻基全給他記著賬呢。以前謀算父親,現(xiàn)在想奪自己的皇位,這如何能饒?

朱高煦被囚禁在皇城西安門內(nèi),過了一段時間,朱瞻基想去看看他有沒有悔改。也不知道朱高煦腦子是不是被門夾壞了,居然一個勾腿把朱瞻基給撩倒了!

堂堂天子摔在地上,威儀盡失,朱高熙站在一旁狂笑,朱瞻基怒從心頭起,新仇加舊恨,就命人扛來大缸把他給烹了。

關鍵詞: 還在北京 應了那句話 所作所為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