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朝大案:二品文官袁崇煥斬一品武將毛文龍(下),淺談真相

時間:2022-04-03 17:42:55    來源:中華網(wǎng)熱點新聞    

上篇說到,袁崇煥處心積慮,就是帶著準備好的一切,先到皮島,再將毛文龍騙到雙島,再將毛文龍的人攔在帳外,留了幾個能掌控皮島局面的人在現(xiàn)場,讓他們安心,以后糧餉會足,然后跟毛文龍翻臉,臨死的時候,還向毛文龍保證,五年不能收復遼東,他袁崇煥給毛文龍償命。所有這一切的布置,包括前面他說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可見,袁崇煥這次皮島之行,就是帶著這個目的去的,并不是臨時起意,一時沖動之舉。也不是毛文龍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必須當時緊急處置,立馬就要人命的,很明顯這就是一整套計劃。

為什么毛文龍要這么做?雖然大家對戰(zhàn)場上的意見可能不一致,但是畢竟毛文龍也是對付努爾哈赤的有效力量,而且還假傳密詔,說是皇帝下的旨,讓人不經(jīng)有著種種疑惑。那毛文龍死后,袁崇煥如何跟朝廷上報的呢?當時他給崇禎皇帝的奏折,說他發(fā)現(xiàn)毛文龍軍事群情洶洶,好像馬上要嘩變,所以才緊急處置的,當然這肯定是瞎扯,崇禎皇帝看到報告后,傻了,心想這個袁崇煥怎么這么大膽,處置國家一品大員,報告都不打,直接給處置了。但是轉念一想又沒辦法(下文有原因),因為后期還需要他袁崇煥去跟后金對抗,所以就下很無奈,只好說,做得好,做得對。

要探尋袁崇煥的真實目的,那就讓我們轉向當時的整個局勢,努爾哈赤在他的地盤稱大汗,建號大金,此時是還是萬歷四十四年,第二年努爾哈赤以對大明的七大恨為由,開啟攻擊之勢,雙方形成了武裝對抗的戰(zhàn)斗局面,其中有一場薩爾滸戰(zhàn)役,明朝當時是潰敗不堪。這一戰(zhàn)導致了一個后果,就是大金站穩(wěn)了自己的腳跟,攻下沈陽,建了京都。而這時候朝廷還沒反應過來,東北方向一直是小部落,怎么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有能力抗衡的大帝國。

在具體到遼東這個戰(zhàn)場上,大明是不占優(yōu)勢的,那朝廷就分了兩派,按兩個方向的戰(zhàn)略來,一種方略說跟對方對著磕,另一種就是戰(zhàn)略收縮,舍棄這些小城市,守住大城市。這些戰(zhàn)略的經(jīng)過很復雜,還涉及到很多人,就不做詳述,總之結果就是不如人意。轉眼來到天啟年間,崇禎皇帝登臺了,他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打到魏忠賢,第二件事就是召見剛剛辭職回家的袁崇煥。他召見袁崇煥就說,準備啟用你,你有什么辦法能夠平復遼東戰(zhàn)事?袁崇煥說,皇帝要是信任我,那給我五年時間,五年時間,我把遼東戰(zhàn)事給平了,兩人談著談著,皇帝累了,就回宮小憩了一會,說稍后回來再繼續(xù)談。在這期間,一個小官,就問袁崇煥說,你有什么把握,五年就可以平遼?袁崇煥說,看著皇帝那么著急,我就是安慰安慰一下他,隨口說的,那個小官就說,咱們的皇帝是個英明的主子,五年之后,你沒有平遼成功,日期到了,你就不見得有活路了。

袁崇煥就想,要真是一個明主,肯定糊弄不過去的,所以等崇禎來的時候,他又跟皇帝說,平遼也不是簡單的事,所以你要無條件信任我,什么人力,物力,財力都歸我管,還跟皇帝要來一個尚方寶劍。崇禎皇帝還答應他說,所有官員在這五年時間不允許彈劾你,總之崇禎皇帝是給了袁崇煥所有的信任,我覺得從后面來看,真的完全就是在欺騙皇帝的感情。

所以當袁崇煥再次面對遼東戰(zhàn)場的時候,他的任務不是對峙,而是要在五年時間把對方消滅,作為一個有豐富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老將,他心里很清楚,五年時間把皇太極(努爾哈赤已死)除掉,那是做不到的。所以袁崇煥就想著,沒辦法打,那能不能和談,如果和談成功,也算結束了遼東戰(zhàn)事。那和談到底可行不可行呢?其實是可行的,而且是雙贏的局面,對于皇太極來說,朝廷給他封了王,他也是一個實在的整體存在,對大明來說,減少了財政負擔,而且對方是我封的王,這個結果對于雙方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問題在于,和談都有想法,可是大家都在試探性的商討,是一個非常復雜且小心翼翼的博弈過程,所以袁崇煥以和談的心態(tài)上任薊遼總督的時候,他心里已經(jīng)在盤算,怎么去和談,而且有意的去探測對方的意思。那朝廷愿不愿意和談呢?一開始是允許的,后來一想又覺得不行,怎么能和談呢?但是,我覺得中國古代的朝堂政治就有一個特點,朝廷是默許你干的,若干成了就給你追認,干不成,那責任都歸你個人,你是偷偷干的,跟皇帝的決策沒有關系。所以袁崇煥就一直在盤算和談的事情。

袁崇煥在和談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是毛文龍,為什么毛文龍會反對,第一是因為毛文龍在皮島苦心經(jīng)營了八年,如果和談,這八年全部白費,他做的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意義;第二如果和談,他毛文龍就有可能是這次和談的犧牲品;第三皮島上那些毛文龍手下的人,都是遼東過來的難民,跟努爾哈赤,皇太極他們都是有血海深仇的,他手下這些人也會反對和談的。

所以袁崇煥是就處在一個困局中,答應皇帝五年平遼,在現(xiàn)實中又選擇和談,而和談中毛文龍又是一個阻礙,要想把路走通,那就只有除掉毛文龍,然后再把和談辦成,讓朝廷追認,這應該也是袁崇煥唯一可以選擇的路。

袁崇煥最后是被崇禎下令處置的剮刑,罪行也就包含了擅殺大帥這一條,當然崇禎皇帝心里清楚,除掉毛文龍,就是為了跟皇太極換和平,那和平?jīng)]換來,還讓皇太極打了過來,你們是不是合起來逼我退位的,我怎么知道。歷史上有說,袁崇煥被處死是因為皇太極使用了反間計,但是袁崇煥不是當時拿下就被處死了,是經(jīng)過長達大半年的審理的,走得正規(guī)的司法程序,要說皇帝中了反間計,因為一時情緒激動下令處置的,那也是當時就解決了,所以這種說法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不可信。到此袁崇煥干的糊涂事,最后葬送了他的生命,故事也就結束了。

如果你有更多看法,歡迎在留言評論。

關鍵詞: 努爾哈赤 緊急處置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