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慣例,每年“十一”之后,都是傳統旅游淡季,但片片紅葉,卻使得濟南近郊秋季旅游“淡季不淡”。10月中旬,“垛莊第三屆紅葉節(jié)”開幕,20余天時間,賞紅葉的游客量達12萬;相對于垛莊紅葉的年輕,今年是紅葉谷舉辦的第18屆“紅葉節(jié)”。
眼下雖是紅葉觀賞尾期,但上述兩大景區(qū),每天慕名前來的數千名游客無疑印證著紅葉的旺盛人氣。據統計,“紅葉效應”每年為南部山區(qū)秋季旅游帶來近百萬游客的增長量。在紅葉遍山的季節(jié),各旅游景區(qū)門票收入、賓館酒店入住和團隊接待量都在短時間內猛增,這無疑成為南山等景區(qū)大打“紅葉牌”的原動力。
“相比其他景區(qū),這里的紅葉更加原生態(tài),也更加壯觀。”3日上午,領略過垛莊“紅山翠谷”的紅葉,張女士等游客由衷地感嘆,垛莊紅葉名不虛傳。但誰也想不到,2015年前,這里的紅葉資源卻鮮有人問津。
2015年,針對漫山紅葉的優(yōu)越自然資源優(yōu)勢,垛莊鎮(zhèn)政府推出了五彩山村旅游項目,該項目定位“鄉(xiāng)村旅游+扶貧”理念,圍繞大山深處十八盤、東車廂、西車廂、小石屋、西里虎5個貧困村,打造“花山、石村、清泉、原野、綠林”為主題的旅游綜合載體,共涉及貧困戶122戶,貧困人口227人。
2016年6月,“五彩山村”鄉(xiāng)村旅游項目正式向游客開放,它串聯起垛莊鎮(zhèn)百丈崖水庫、蓮華山圣水禪寺、七星臺等景區(qū),形成由點及面的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格局。同年10月,垛莊首屆紅葉節(jié)正式開幕,當天就接待上萬游客,垛莊紅葉一炮而紅。
隨著三屆紅葉節(jié)的拉動,垛莊紅葉品牌影響逐步擴大。到2018年第三屆紅葉節(jié)期間,接待游客12萬人,綜合經濟收入達2000萬元。紅葉旅游這塊生態(tài)品牌呈現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鄉(xiāng)鄰沾光
每天的11點—14點,是馬春香一天中最忙活的時刻。盡管已加派人手,可一天四五十桌、上千人的接待量,讓“百丈崖人家飯店”的服務員們根本忙不過來。端茶倒水基本靠自助,催上菜要扯開嗓門吼,游客吃飯猶如趕大集一樣熱鬧壯觀。
“這都沾了紅葉的光。”回顧這兩年自家飯店的發(fā)展,面對旺季每天120余只雞、200余條魚的銷售紀錄,馬春香由衷地欣慰。兩年里,雖曾經歷飯店遷址、顧客流失而多日失眠的焦慮,但依靠紅葉所帶來的人氣,馬春香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馬春香介紹,開業(yè)之初,農家樂生意時好時壞,談不上火爆。直到2016年10月,首屆垛莊紅葉節(jié)開幕,飯店生意一下子爆滿。據粗略統計,今年紅葉節(jié)期間,馬春香已經接待了3000余桌客人,就餐人數達到2萬余人,不到一個月時間營業(yè)額達到60余萬元。
沾光的不只馬春香,東車廂村村民馬延鵬也是如此。“始終覺得農村有發(fā)展?jié)摿Α?rdquo;2016年春,得知家鄉(xiāng)要開發(fā)“五彩山村”旅游項目,在外打工8年的馬延鵬從城市回到山村,想著從中能尋到商機。
這一年,馬延鵬種了3畝紅薯,在自家門口售賣。首屆紅葉節(jié)開幕,因攤點地處百丈崖水庫旁邊,來往觀賞紅葉的游客必經此地,再加上紅薯品質不錯,馬彥鵬的紅薯不到20天全部賣光。
嘗到甜頭的馬延鵬2017年投入40多萬元租下50余畝山地,種植蜜薯、甘蔗、向日葵、花生、紅小豆等農作物。“山區(qū)自然條件好,紅薯品質好,再加上紅葉吸引的人氣,讓我們不愁銷售。”今年紅葉節(jié)期間,馬延鵬已賣出蜜薯5萬余斤,營業(yè)額近10萬元。
收入突破
“80%以上的客流量都是靠紅葉吸引過來的,紅葉資源為垛莊鎮(zhèn)經濟發(fā)展帶來十足活力。”垛莊鎮(zhèn)政府旅游辦工作人員介紹,垛莊鎮(zhèn)曾嘗試養(yǎng)殖扶貧、中草藥種植扶貧等多條道路,但從效果來看,遠遠不及紅葉旅游所帶來扶貧效益。
黃沙埠村位于蓮華山景區(qū)山下,是個被漫山紅葉包圍的優(yōu)美山村。作為鎮(zhèn)上出名的貧困村,村民們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習以為常的紅葉讓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大柿子兩塊錢一個,小的按斤賣。”“這兒剛出爐的炒核桃。”3日上午,在蓮華山景區(qū)門口的農產品市場上,眾多村民熱情地招攬著游客。
“如今垛莊山貨已成了搶手貨。”旅游辦工作人員介紹,2015年紅葉未“火”之前,村民只能靠集市售賣或等批發(fā)商上門收購山貨。如此一來,山貨價格提不上去,且銷售渠道也沒有保證。而隨著大批賞紅游客到來,山貨再也不愁賣。“游客們的后備箱都裝得滿滿的,都想把垛莊山貨帶回家。”
除了山貨收入,村民們還能得到旅游分紅。以東車廂村為例,村內不少人常年外出打工,部分石屋無人居住且因年久失修而破敗,“五彩山莊”旅游項目入駐后,該村部分石屋被第三方公司租賃,打造成精品民宿。紅葉節(jié)期間,每逢周末,民宿都一床難求。
而相關收益也會分成三部分,其中51%屬于經營公司,19%屬于原屋主,30%則歸村集體。“東車廂村一共有5間民宿,村集體的收入分紅年年增加,第一年收入3萬,第二年收入4萬,而此前這是出名的貧困村,村集體常年根本沒有任何收入。”垛莊鎮(zhèn)旅游辦工作人員說。
村民轉變
鄉(xiāng)村游發(fā)展往往伴隨著村民意識的轉變。“開始那會兒,村民都不好意思出來售賣山貨。”垛莊鎮(zhèn)旅游辦工作人員介紹。
隨著垛莊紅葉旅游興起,村民們逐漸發(fā)現游客吃、購、游等消費需求十分旺盛,慢慢地便自發(fā)形成農產品市場。如今垛莊鎮(zhèn)的42個村已形成十多個針對游客的農產品市場,分布在紅葉資源豐富的地段。
“之前,村民大都無所事事地在村口曬太陽,現在個個沒事就上山摘山楂、挖野菜,充滿干勁。”黃沙埠村有865人,其中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孩子,約300人。如此的人口年齡構成,讓這個山村顯得老態(tài)龍鐘,而紅葉旅游的發(fā)展,讓村書記畢敬美感覺到,這個村再次煥發(fā)活力。
“自家的地瓜、南瓜,山上摘的山楂、菊花都是暢銷品,紅葉節(jié)的時候,一上午就能賣完。”70多歲的畢奶奶說。
“向游客賣山貨,可能賣不了多少錢,但有充實感,心里開心,有價值感。”看著村里近一半居民參與到紅葉旅游中來,畢敬美對黃沙埠村的發(fā)展前景充滿希望。“來看紅葉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今年老人們光靠在家賣山貨,收入就提高至少30%。”
“以前有的村民還撿黃櫨當柴燒,有的在山上亂砍濫伐破壞生態(tài)。然而,隨著紅葉節(jié)的舉辦,黃沙埠村村民逐漸意識到保護紅葉樹的重要性,從砍樹賣樹轉向看樹護樹。”畢敬美說,隨著紅葉旅游品牌效應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垛莊人意識到要盯住紅葉這一座“寶山”,讓手中這碗“旅游飯”越來越香。(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王杰)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wěn)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zhèn)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fā)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yè)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qū)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qū)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guī)醫(y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yī)院在改善就醫(yī)環(huán)境、降低就醫(yī)費用、優(yōu)化就醫(y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y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fā)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chuàng)新引領發(fā)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