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IP根正在形成 假IP再難坑你

時間:2019-07-31 09:40:27    來源:科技日報    

“當前,國際上有一個重要性不亞于域名根的機制——IP根正在形成。未來,IP根或將重塑國際互聯(lián)網治理格局。”在近日舉辦的第16屆中國網絡安全年會上,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毛偉表示,IP根是個新概念,它有望解決“路由劫持”問題。

那么,究竟什么是IP根?它在互聯(lián)網中扮演著什么角色?

IP根:最頂級的IP地址驗證機構

要解釋IP根,就要先從IP地址說起。如果把個人電腦比作電話,那么IP地址就相當于電話號碼。可現(xiàn)實中卻存在很多假冒的電話號碼,引用戶誤入歧途,由此帶來隱私泄露甚至財產損失風險。

“然而長期以來,我們未形成IP地址認證機制。”毛偉介紹道,網絡攻擊者可利用這一漏洞,冒充他人的IP地址,截獲誤入歧途的流量,這一操作被稱為“路由劫持”或“路由泄露”,發(fā)布假冒IP地址的過程就像偽基站發(fā)布詐騙短信。

如何解決路由劫持問題?毛偉表示,RPKI(互聯(lián)網碼號資源公鑰基礎設施)作為公認的互聯(lián)網地址安全認證體系解決方案,有望成為下一階段網絡空間安全和互聯(lián)網治理的核心技術。簡單來講,RPKI證書就像為IP地址頒發(fā)的“認證證書”,通過對IP地址進行第三方認證,來增強IP地址的安全性、可靠性。

2017年,全球五大IP地址注冊管理機構(RIR)及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開始在分配IP地址時,同時簽發(fā)RPKI認證證書,用于驗證IP地址的分配信息。這些IP地址信息的分配及驗證機構,處于全球IP地址樹的“根部”。也就是說,IP根是整個IP地址認證體系的入口,是最頂級的IP地址驗證機構。

部署應用進入關鍵階段

這種強認證機制,雖然解決了路由劫持問題,但也帶來新的潛在風險:如果認證機構出現(xiàn)認證錯誤,那該怎么辦?

2017年,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專家和RPKI發(fā)明人聯(lián)合起草了國際標準IETFRFC8211,在技術上系統(tǒng)梳理了RPKI部署應用后治理架構改變帶來的風險和挑戰(zhàn)。2018年,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專家再次牽頭起草了國際標準IETFRFC8416,提出了本地驗證機制的解決方案,從而可避免全球RPKI的錯誤數(shù)據干預本地網絡運行。

這一系列國際標準的不斷推出,使路由認證和IP根運行機制日臻完善。在毛偉看來,現(xiàn)在的認證技術已非常成熟,正進入部署應用的關鍵階段。

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被RPKI簽名認證的IP地址數(shù)量呈爆發(fā)式增長趨勢,全球IPv4地址空間的RPKI覆蓋率已達17%,包括美國的AT&T、日本的NTT、德國的DECIX等在內的運營商,以及亞馬遜、微軟、臉書等網絡內容服務商,都開始依賴RPKI驗證彼此間的通信。在我國,華為、中興、新華三等設備制造商也開始在路由器上支持基于RPKI數(shù)據的路由起源驗證。

“當前全球范圍內開展的RPKI部署應用,是一次觸及互聯(lián)網‘互聯(lián)互通根基’的安全升級行動,是互聯(lián)網由‘可用’向‘可信’演進的新階段。”毛偉說,在這個推進過程中,中國不應該缺位。

為推廣RPKI,毛偉建議,我國相關單位可依托其職能定位,發(fā)揮積極作用。例如,網絡運營商可升級其IP地址管理系統(tǒng)以支持RPKI,啟動基于RPKI的路由認證試點;互聯(lián)網服務提供商可使用RPKI技術,來保護其關鍵服務地址空間。(朱 麗)

關鍵詞: IP根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