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藏在洱源的“世外梨園”

時間:2022-03-21 12:38:39    來源:洱源融媒    

原標題:藏在洱源的“世外梨園”  

這是洱海源頭深處的一個小村子,位于洱源縣茈碧湖風景區(qū)北的梨園村,占地1500畝,三面環(huán)山,環(huán)境幽靜,整個村莊掩映在上萬棵百年古梨樹林中。這里僅住著108戶人家,480多人,是典型的白族村。他們以農業(yè)、漁業(yè)、林果業(yè)的經濟收入維持生產與生活,與梨園村自成一體,船只是村民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真正的“世外梨園”。

數百年來,小村深藏在茈碧湖深處,遠離了塵世的喧囂,村民只能以茈碧湖水路與隔湖相望的外界溝通。村中清靜幽雅,雞犬相聞,遍植梨樹,有些樹的樹齡已達500多年。梨林深處是白族民居,院落一個挨著一個,錯落有致,高低不一。這些青磚黛瓦的老房子,散發(fā)著生活的煙火氣息,也散發(fā)著歲月的滄桑味道。

每年3月份梨花開時,整個村莊一片雪白,銀裝素裹。置身梨園村,就能感受到白居易詩中的盛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梨園村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凈土。屆時,你可以邀三五親友,到世外梨園觀花賞景,采摘蔬菜瓜果,品味特色小吃,游覽生態(tài)農業(yè),干農家活,吃農家飯,體驗農村生活的樂趣。

初秋時節(jié),梨園清風徐來。夏的燥熱已經遠離,周圍的空氣清涼柔軟得恰到好處,風一蕩,絲綢般拂到臉上來。遠遠近近的樹木仍然綠得盎然,深綠淡綠相偎相依相互融合,如畫般美妙。此時,正是瓜果飄香、稻香魚肥的時節(jié),木瓜金黃,辣椒通紅,玉米串串,梨果香甜,柿子誘人,湖中魚蝦肥美,在村內、在山上,各種各樣的果子絡繹不絕地走在成熟的路上。

走進梨園村,那些沾染了泥土味兒的記憶瞬間被喚醒。村落內,土地平曠,屋舍錯落,綠樹成蔭,流水環(huán)繞,街巷交錯,雞犬相聞……一幅幅原生態(tài)的鄉(xiāng)村自然田園風光,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在喧囂的城市辛辛苦苦打拼,人們開始渴望鄉(xiāng)野田園的寧靜和平實。藏在洱源的梨園村,正好提供了一種可能,讓緊張、忙碌的身心有了詩意??康牡胤?。到梨林深處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在古梨樹下悠閑自在享受午后的暖陽,徜徉古村落里感受舊日時光,秋湖月下蕩舟獨釣……或行走在斑駁的石板路上,青瓦白墻的店鋪一街兩行,靜謐中透著安閑,古樸中隱著清雅,歲月經久滄桑,讓這個古老的村落浸潤在靈秀而又拙樸的風韻中。

要是轉累了,就在農家樂,或古梨樹下長椅上歇歇腳,品一壺地道的“茈碧花”茶,嘗一嘗泡梨、雕梅、木瓜蜜餞,聽聽白族調、彈三弦,那份恬淡與閑適,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該是多么難得和愜意。

農家樂,都是當地村民用自家的院子、小樓改建的,或餐飲或住宿。拐進一家農家樂,只見小樓別致,院落寬敞,擺設富有情調,老式農具、石磨、鐵犁等倚墻而立,長長的蒜辮兒、紅彤彤的辣椒串掛在屋檐下,干凈的院落里點綴著幾棵古梨樹,樹下擺著桌椅,旁邊小橋流水。院外幾畦菜地,黃瓜、韭菜、茄子等錯落其間,一園芬芳,熟悉而又親切的鄉(xiāng)土氣息撲面而來。

熱情好客的主人笑臉相迎。在庭院的古梨樹下落座,不一會兒,香味四溢的農家飯就擺放在面前。待飯至半飽,酒過三巡,農家自釀的小甑子酒紅了笑臉,熱了心腸,讓人身心得以徹底放松,油然而生“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感嘆。

遇見梨園村,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這里,內心安寧。離開梨園村時,我忍不住回首望去,幾絲若有若無的炊煙飄在湛藍的天空中,浮在白族人家青色的屋瓦上,那人影綽綽的小村落,透出令人向往的純樸、恬淡、寧靜和空靈。

清晨時分,薄霧輕籠,山色空蒙;傍晚來臨,霞飛漫天,炊煙裊裊……靜謐的村子如詩如畫。閑暇時分,不妨到梨園村看山、看水、看炊煙、看農家……夕陽西下,收拾起落滿晚霞的紅裝,欣賞那一輪皎潔的月亮,浸夜幕下的光輝,望軒窗下的疏影,遠離束縛,眠一個喧囂的城市里難以將息的長覺,收獲滿滿的幸福。

走走停停,舍不得離開。這個昔日因茈碧湖打魚而成村的小地方,早已脫貧致富,而今正以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旅游資源,吸引著八方來客。你看,果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累了倦了,何不來回歸梨園!

(記者 施新弟)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