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新生陸續(xù)報到入學 青理工老師迎新變“主播”

時間:2021-09-06 11:56:09    來源:青島早報    

又到一年開學季,島城各高校新生陸續(xù)報到入學。為了讓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不少高校紛紛推出迎新 “高招”,記者帶你看看今年開學季各高校迎新都有哪些新亮點。

萬名新生收到青科大“大禮包”

9月2日至4日,初秋時節(jié)的青島科技大學嶗山、四方、高密、中德四個校區(qū)迎來了2021級新同學,來自全國各地的萬余名本科生、研究生懷揣夢想與希望來校報到,開啟人生新征程。

迎新期間,青科大山東省外新生報到需持錄取通知書、48小時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證明,經校門口“測溫+核驗健康綠碼”審核通過后進入校園;省內新生報到需持錄取通知書,經校門口“測溫+核驗健康綠碼”審核通過后進入校園。青科大為全體新生配有“一對一”志愿者對接服務,2000余名學生志愿者活躍在校園各個角落。為方便新生報到,學校在校門口安排擺渡車送新生直達宿舍。此外,學校還安排班車分赴青島站、青島北站、四方長途站接站。學校開設“綠色通道”,方便家庭困難新生順利入學。

在青科大2021級新生中,共有3對雙胞胎,其中來自青島的雙胞胎兄弟沈子揚、沈子帆分別被機電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材料學院材料物理專業(yè)錄取,來自威海的雙胞胎兄弟董浩峰、董浩巍同被高密校區(qū)軟件工程專業(yè)錄取,來自濟南的雙胞胎姐妹王超、王凡同被高密校區(qū)英語專業(yè)錄取。記者在迎新現場看到,青科大各學院(校區(qū))結合各自專業(yè)特色,制作了主題鮮明的展板、留念墻,準備了精美的文創(chuàng)產品和入校大禮包,讓新生入校后第一時間感受家的溫暖。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重點突出“運動與健康”概念,為每名新生發(fā)放健身器材禮盒和運動背包,內有無繩跳繩、拉力器、口罩、免洗酒精、文化衫等。學院以宿舍為單位,組織新生開展俯臥撐、跳繩等趣味運動,并為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發(fā)放定制優(yōu)盤。

藝術學院以 “藝術之美·有你創(chuàng)造”為主題開啟新生青科美學之旅。學院師生創(chuàng)新設計了凝聚專業(yè)特色的新生 “美學旅盒”,內置“愛體育、興科大”手繪校園紅色打卡地圖、青科美學記錄專屬畫具、新生最美表情標識胸章、藝院學子優(yōu)秀作品明信片等5件套,將科大家風文化及藝術之美深度融合到迎新工作中。

環(huán)境與安全工程學院“思政迎新”幫新生扣好大學第一??圩?。在宿舍組織新生觀看《建黨偉業(yè)》《典籍里的中國》等紅色影片,引導新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W院制作“讓理想之光照亮奮進之路——萌新表白墻”,展示“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七一勛章獲得者”“英雄航天員”的事跡,引導新生打開正確“追星”方式,向英雄告白,向榜樣致敬。學院還為當天過生日的新生準備了生日蛋糕、書籍和大禮包,送上別樣祝福。

“海之子”開啟綠色通道

2021年迎新,中國海洋大學采取多項措施宣傳國家資助政策,暢通綠色通道,全力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入學之困和后顧之憂。

學校通過隨錄取通知書寄送資助政策手冊、開通資助熱線電話、發(fā)布政策介紹和警示提醒等方式,加強資助政策宣傳。組織輔導員在暑假期間通過電話、新生群等方式與4192名新生一對一取得聯系,特別關注河南、四川、陜西等受洪澇災害影響地區(qū)新生,全面排查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將綠色通道辦理時間點前移,支持學生暑期在家即可通過“迎新網”提前一鍵辦理手續(xù)。

記者在迎新現場了解到,為保證新生順利報到,學校提供包括“海之子·啟航”助學金、愛心大禮包、臨時借款、新生路費補助和臨時困難補助等在內的資助組合方案,保障學生無憂入學、安心就學。截至8月28日,有260名本科新生申請通過綠色通道入學,緩交學費及住宿費等總計182萬余元。

新生點贊青農大度校區(qū)

8月26日,青島農業(yè)大學度校區(qū)正式啟用,也迎來了第一批新生,800余名省外新生走進這所生機勃發(fā)、窗明幾凈的校區(qū)。學校領導劉新民、朱連勤、牟少巖到迎新現場對新生入校工作進行檢查指導,與學生、家長等親切交流,叮囑大家做好個人防護,請大家對學校的服務保障工作放心。學校領導與最早到達的10位新生合影留念,并代表學校送上鮮花與祝福,還為當天過生日的新生送上了生日蛋糕,鼓勵同學們大膽探索、悉心求證、不懈奮斗、奔涌向前。

青島農業(yè)大學在全力保障迎新工作開展的同時,度校區(qū)還推出獨具特色又溫暖人心的迎新服務,精心布置了報到現場?,F場志愿者熱心服務,耐心引導、保障到位,用最熱情的歡迎和最細心的幫助讓新生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據了解,青島農業(yè)大學度校區(qū)占地約1000畝,一期包含29個單體建筑,它的建成標志著青島農業(yè)大學正式形成了 “一校四區(qū)一園”辦學格局。度校區(qū)既傳承了青島農業(yè)大學的歷史文脈,又充滿了現代科技元素,是一所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校園。

青理工老師迎新變“主播”

9月4日,在青島理工大學迎新現場大屏幕上,各學院的黨委書記、院長、新生輔導員做起了“主播”,向家長們介紹著院系歷史、學校發(fā)展和專業(yè)設置。 “快看!我們的孩子上大屏了,志愿者正在幫她搬行李!”一位一直在關注新生報到現場直播的家長興奮地說。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新生報到時家長不能陪同入校,為了讓家長能夠放心、安心,學校借助新媒體實時大屏直播,讓家長們隨時能夠看到校內學生報到情況。同時,實現大屏視頻的5G遠程直播,讓未到現場的家長直觀感受學校迎新情況。 “爸爸媽媽放心,報到過程很順利,學校很漂亮。接下來,我會努力學,不斷提升自己。”在隨機采訪中,很多新生表達了對校園風光的贊許、對志愿者的感謝、對大學生活的期待……

報到當天下起了連綿的秋雨,為了讓學生在路上不淋雨,學校搭起了300米長的“風雨長廊”,與校內擺渡車無縫銜接,形成了報到路上的閉環(huán)。校門口,每位到校新生按程序核驗健康碼、行李和手部消毒、紅外線測體溫、掃碼登記后入校。“青小鯉”志愿者積極、熱情、周到為學生搬運行李、現場引導等,校內擺渡車打通報到手續(xù)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決行李搬運問題,整個迎新現場熱鬧非凡而又穩(wěn)有序。

記者在報到現場看到各學院迎新亮點紛呈,各具特色又溫暖人心的活動吸引著新生們的眼球,別出心裁的小禮物和大禮包、內容豐富的迎新展板和留影墻等,成為送給新生們踏入校門的第一份 “見面禮”。按照“上車餃子下車面”的北方傳統(tǒng)俗,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老師們帶著熱氣騰騰的“下車面”去探望新生,為新生送去濃濃暖意。商學院在迎新現場設置黨員先鋒崗,選拔擔任過新生班助的大四學生黨員在崗位上發(fā)揮作用,解決新生入校各種 “疑難雜癥”,讓黨徽在迎新工作第一線熠熠閃光。在官網、微信、微博、抖音、微視、喜馬拉雅等全媒體臺,學校及時推出了各類迎新短視頻、最美瞬間圖集、學長學姐探校、溫情迎新、采訪合集等,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全面播報了這場“雨中迎新圖景”。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鐘尚蕾 本版圖片均由學校供圖)

關鍵詞: 新生陸續(xù)報到入學 青島理工大學 迎新現場 現場直播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