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榜樣】當好快遞運維“啄木鳥”

時間:2021-11-08 06:00:05    來源:安徽日報    

“‘雙11’的硬仗已經打響,我們要對設備硬件和軟件的順暢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11月2日,在中國郵政集團合肥郵區(qū)中心局 “郭正谷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合肥郵區(qū)中心局設備維護班班長郭正谷走出盛會會場,便召集工作室骨干投入了緊張的“雙11”寄遞旺季服務保障工作。

2004年,郭正谷從安徽大學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進入合肥郵區(qū)中心局,從此便扎根在設備運維一線,揮灑青春汗水的同時,也見證著郵政業(yè)的更新迭代。他帶著記者走進機器轟鳴的包裹分揀區(qū),一個個大小不一、包裝各異的快遞,快速地在傳送帶上通過,準確地跳進按街道劃分的大郵袋,然后等待裝車寄送。

“快遞業(yè)早已告別純手工分揀,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包裹分揀機每小時處理的包裹可以達到2萬件,是單人效率200倍以上。寄遞旺季業(yè)務量暴增,設備滿負荷運轉,只有繃緊巡查維護這根弦,才能保證快遞不‘爆倉’。 ”郭正谷說。

設備維護班負責合肥郵區(qū)中心局近千臺網運生產設備的運維保障工作。每天,郭正谷像啄木鳥一樣巡查合肥郵區(qū)中心局每個角落,排查機器可能出現的故障,并總結出了“一看二聽三摸”的方法。為了提高維護技能,郭正谷刻苦鉆研,不斷摸索,把自己所學知識應用到生產實際中。每當遇到“疑難雜癥”,他就拿著技術資料琢磨研究,正是憑著這股拼勁,逐步掌握了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高超的技能,對突發(fā)的各類設備問題都能從容解決。

2017年11月,中國郵政第一個智能分揀項目“小黃人”在合肥郵區(qū)中心局投入使用,這也是安徽省快遞行業(yè)第一套投入實際應用的智能分揀系統(tǒng)。為了盡快掌握該系統(tǒng)的技術性能,郭正谷守在施工現場,和廠家技術員一起看圖紙、查參數,凡有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問個水落石出。在近兩個月的建設期內,他天天往返兩個生產場地,主動放棄國慶假期和療休養(yǎng)機會,最終使智能分揀系統(tǒng)以最短的工期順利完成,在“雙11”和旺季生產發(fā)揮作用。

合肥郵區(qū)中心局矩陣分揀系統(tǒng)上線伊始,包裹從分揀口順著滑槽下落時,經?!邦^重腳輕翻跟頭”。郭正谷牽頭成立技術攻關小組,發(fā)現包裹翻滾是由于落地處阻尼系數過高所致。他們經過研究,設計出流水線防跑偏尼龍板,使用該“矩陣防面單翻滾裝置”,包裹翻滾率從原先的50%降低到10%以下,極大提高了矩陣下游的標碼效率,僅節(jié)約標碼人員人工成本一項一年就達10萬元。

為了指導并培養(yǎng)技術后備人才,2018年4月,他創(chuàng)建“郭正谷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吸收多個崗位的技術骨干參與其中。幾年來,他帶領團隊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為企業(yè)降本增效立下汗馬功勞。他先后主持信函分揀機、包分機滑觸軌等多項技術改造創(chuàng)新,參與國際郵件互換局、皇藏峪處理場地、RFID(射頻識別技術)試點工程等幾十個項目建設,多次獲得中國郵政集團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小技改、小發(fā)明獎”。在郭正谷傳幫帶下,工作室不斷涌現出合肥市技術能手、合肥市職工技術標兵等優(yōu)秀員工。

連續(xù)17年扎根基層一線,郭正谷先后獲得合肥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合肥市勞動模范、合肥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郵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安徽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 榮 譽 。2021年 7月,郭正谷榮登“中國好人榜”。

關鍵詞: 啄木鳥 榜樣 當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