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券商“打中”浙商銀行近200萬股 上市首日浮盈5.87萬元

時間:2019-11-27 11:49:41    來源:證券日報    

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科創(chuàng)板開市之前,券商打新賬戶都是呈現減少狀態(tài)。直到今年科創(chuàng)板正式運行,不少券商才積極重回打新戰(zhàn)隊,但面對當下新股頻繁破發(fā),券商們不得不再次謹慎對待打新。

其實在渝農商行破發(fā)后,本次浙商銀行的上市表現就格外受券商的關注。11月26日,浙商銀行在A股上市的發(fā)行價為4.94元/股,上市第一天盤中跌破發(fā)行價,最低價格為4.88元/股,隨后雖然漲幅超10%,但此后又再度回落,在發(fā)行價附近持續(xù)震蕩,截至昨日收盤,浙商銀行報收4.97元/股,漲幅為0.61%。

《證券日報》記者據公開數據統(tǒng)計顯示,本次共有22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參與網下申購浙商銀行,合計共獲配194.77萬股,上市首日浮盈5.87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浙商銀行是總部設立在浙江省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浙商銀行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浙江商業(yè)銀行,2004年由浙江商業(yè)銀行重組、更名并變更公司形式為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在港交所上市,成為第九家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公司業(yè)務集中于華東地區(qū),長三角地區(qū)貸款投放占比達55.07%。截至2019年6月30日,浙商銀行管轄59家分行(其中一級分行25家)、1家分行級專營機構及190家支行,覆蓋全國17個省(直轄市)及中國香港的250家營業(yè)分支機構。資產和業(yè)務規(guī)模方面,截至2019年6月30日,總資產達17372.69 億元,在股份行中排第九位。

根據浙商銀行發(fā)布的《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網下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中簽結果公告》顯示,回撥機制啟動后,網下最終發(fā)行數量為68918.90萬股,包括安信證券、國金證券、國信證券、廣發(fā)資管、光大資管等在內的22家券商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共獲配浙商銀行194.77萬股,僅占網下最終發(fā)行數量的0.2826%?;負芎笳闵蹄y行A股IPO網上發(fā)行最終中簽率為0.68805131%,有效申購倍數為145.34倍,創(chuàng)下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的最高中簽率,但高中簽率卻并未帶來高額回報。

上述22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中,除德邦證券自營賬戶獲配浙商銀行4.54萬股、廣發(fā)資管旗下產品“廣發(fā)金管家新型高成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獲配8.63萬股外,其余20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均獲配浙商銀行9.08萬股。

據《證券日報》記者估算,這22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浙商銀行上市當日浮盈僅為5.87萬元(浮盈計算均假設當日未賣出,下同)。也就是說,從券商單個賬戶打新浙商證券首日獲得的浮盈來看,德邦證券的浮盈為1368.08元,“廣發(fā)金管家新型高成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的浮盈為2599.36元,其余20只券商自營賬戶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浮盈均為2736.17元。

對此,安信證券認為,目前 IPO均為無資金申購,導致新股給市場的壓力要到上市階段才會體現,市場對于IPO的反應是滯后的,當新股上市需要資金承接時,方知資金已經捉襟見肘。同時新股IPO又在悄然提速,市場的憂慮和資金的捉襟見肘,在新股破發(fā)上集中體現,市場將短期承壓。

對于熱度較高的科創(chuàng)板打新方面,目前也已有多只科創(chuàng)板新股破發(fā),安信證券則表示,對科創(chuàng)板來說,新股上市后的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這對接盤資金的考驗更為明顯。同時,科創(chuàng)板之后創(chuàng)業(yè)板也將有望實行注冊制,A 股是否有足夠的承接力仍有待市場檢驗。(記者 周尚伃)

關鍵詞: 浙商銀行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