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多所駐青高校陸續(xù)迎新 大多數(shù)新生集中出生于2004年

時間:2022-09-05 10:49:09    來源:半島都市報    

近日,駐青各高校陸續(xù)開啟新生報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相聚于青島,開啟在大學階段的求學之路。記者從多所高校迎新現(xiàn)場看到,各高校充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暖心地提供迎新服務,同時也盡顯學校的專業(yè)特色,點燃了新生對于大學的期待。

>>>暖心

安排擺渡車幫新生運行李

8月17日,中國海洋大學本科新生開始報到,隨后,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城市學院、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高校,陸陸續(xù)續(xù)迎來新生報到。

記者在多所高校迎新現(xiàn)場看到,新生基本都是分批錯峰報到,進校前出具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校至少進行三天兩次核酸檢測,才算正式完成報到手續(xù)。青島大學校園滿是歡樂氛圍,志愿者早早在門口守候,幫著新生搬運行李,帶著新生辦理報到手續(xù),迎新現(xiàn)場井然有序。

出于疫情防控等方面考慮,大一新生到校報到時,陪行家長基本不得入校,各高校也做足暖心安排。青島科技大學新生分批報到,省外新生9月1日報到,省內新生則在9月3日報到,志愿者搭好帳篷、放好物資,早早做了準備。雖然新生家長無法入校,頗為暖心的是,學校特意安排擺渡車,幫助新生運送行李物品,直抵新生所在宿舍樓下。

青島理工大學迎新同樣暖心,學長、學姐身穿藍馬甲、紅馬甲,熱情耐心地提供引導、提示和答疑,迎接每一位新生的到來。迎新現(xiàn)場成了展示專業(yè)的舞臺,機器人、方程式賽車應有盡有。其中,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將學生組裝的征戰(zhàn)各類賽事的賽車開到現(xiàn)場,為學院和專業(yè)代言,第一時間傳遞出學院的特色,點燃了新生對于大學的期待。

>>>緣分

高中同桌被同所大學錄取

大學是一種相遇的緣分,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相聚于此,在今年報到的新生人群中,史倩嵐和蘇娜算得上特殊。原來,倆人來自陜西省寶雞市,本來就讀于同一所高中,甚至做了一年多的同桌。2022年高考結束,她們一起報考青島科技大學,成功被錄取,攜手開啟大學篇章,也將姐妹緣分延續(xù)。

只不過,如今倆人不在同一個專業(yè)。“我很喜歡法學,高中心心念念了三年,所以志愿理所當然地報了法學。”史倩嵐告訴記者。蘇娜則對法學和傳媒都感興趣,第一志愿也是填報法學,最后被廣告學專業(yè)錄取,“我們會在彼此的專業(yè)里各自熠熠生輝,頂峰相見。”

這對來自陜西的小姐妹,關系非常好。“高中時我們經(jīng)常一起打雪仗,有事沒事就開對方的玩笑,在還算艱苦的高中生活里找尋樂趣,相互支撐著走過來。上課的時候看對方快睡著了就拍拍她,好好學習還是很重要的!”史倩嵐笑著說,在同桌的日子里彼此熟悉,共同學習向著大學奔赴。

新生對于大學充滿期待,有人告訴記者,“來到大學感受不一樣的氛圍,希望自己能在這四年的時間里過得充實,提高個人能力,交到更多朋友。”青島科技大學編輯出版專業(yè)研一新生徐佳偉則說,研究生階段繼續(xù)在青島科技大學校園就讀,“感覺本科畢業(yè)了又好像沒畢業(yè),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感覺。”

>>>變化

海大西海岸校區(qū)正式啟用

今年新學期,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新區(qū)啟用,成為海大迎新的一大看點。2016年,青島市政府與中國海洋大學簽署協(xié)議,在西海岸新區(qū)建設海大新校區(qū)。2019年9月,海大西海岸校區(qū)開工建設,于今年正式迎來首批學子。

截至目前,西海岸校區(qū)學習綜合體、海洋生物資源開發(fā)中心、望海苑及望海餐廳、工程樓、材料樓(一期)、食工樓等陸續(xù)交付,滿足師生對現(xiàn)代化校園的所有想象。學習綜合體是西海岸校區(qū)標志性建筑,綜合體主樓是具有海洋特色的圖書館,館藏豐富、學習資源充足,擁有多種類型的教室,滿足不同的課程設置和需求。

新校區(qū)一期建有聽海、望海兩座食堂。學校后勤保障處飲食服務中心、西海岸校區(qū)餐飲管理部主任米莎莎介紹,望海食堂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傳統(tǒng)的大食堂,二層為風味小吃,三層則為教工餐廳,各類餐飲都值得嘗一嘗。就西海岸校區(qū)學生宿舍而言,宿舍采取上床下桌設計,樓內還有電梯、空調、獨立衛(wèi)浴等滿足學生生活需求。

海大西海岸校區(qū)占地約2600畝,一期建成后,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等5個學院首批入駐。為方便師生在西海岸校區(qū)通勤,海大提前準備校園公交、共享單車,校園專線與校外市政公交并聯(lián),實現(xiàn)一小時之內免費換乘。

■新生數(shù)據(jù)

16歲以下大學新生“不罕見”

伴隨著2022級新生陸續(xù)報到,駐青各高校新生大數(shù)據(jù)也已發(fā)布。盤點多所學校新生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新生集中出生于2004年。

中國海洋大學共4394名本科新生,其中2004年出生的有2991人,占新生68%,年齡最小新生出生在2007年1月,年齡最大新生出生在1991年10月。青島大學共7346名本科新生,有4896人出生于2004年,年齡最大新生今年30歲,年齡最小新生只有14歲。青島農業(yè)大學錄取8062名新生,新生年齡最小為2007年6月6日出生,年齡最大為1998年1月22日出生,其中16歲以下的新生人數(shù)2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新生,人數(shù)最多的日期為2004年3月8日。

在新生男女比例方面,傳統(tǒng)理工類專業(yè)男生較多,文科類專業(yè)女生則較多。青島農業(yè)大學男生占比最高的學院為機電工程學院,男生占比達到了86%;女生占比最高是外國語學院,女生占比達到90%。青島理工大學迎來9903名新生,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系男生較多,商學院、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女生較多。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海洋地球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數(shù)學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等男生比例較高,而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管理學院是女生比例較高的學院。

從海大新生姓氏分布來看,張、王、李、劉、陳為五大姓氏,人數(shù)分別為345人、340人、325人、264人、183人。青島農大新生姓氏,王、張、李遙遙領先,分別有854人、719人、632人。青大2022級本科新生涵蓋410個中華姓氏,王姓最多,李姓、張姓分別占二、三位。(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實習生 楊安琪 田雨鑫)

關鍵詞: 多所駐青高校陸續(xù)迎新 16歲以下大學新生 海大西海岸校區(qū) 海大新生姓氏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