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3個月內跑壞了3雙鞋!這個小伙被村民們當作親人

時間:2022-03-16 14:57:09    來源:平安寧夏    

原標題:

扎根大山深處的暖心人

今年初,深冬的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同心縣預旺鎮(zhèn)范堡子村,如約迎來又一輪降雪。

幽靜的山巒被薄雪鋪上輕盈的棉被,群山環(huán)抱的范堡子村在紛紛揚揚的雪霧里酣然過冬,村口的老樹上簇簇銀針擠擠挨挨,晶瑩剔透宛若銀菊綻放。

“山里的路都封了,你那兒還有吃的嗎?”一早,同心縣公安局預旺派出所所長金玉剛就打來電話詢問。

“有呢,我準備趁雪天村民都在家,再入幾戶了解一下情況!”在不到10平方米的警務室里,輔警鎖明一邊鼓搗著煤爐子一邊向所長匯報工作。

范堡子村和犁鏵嘴村是鎖明分包的兩個村,距離同心縣城130余公里,離預旺鎮(zhèn)也要40余公里,是離縣城最遠、條件最艱苦的社區(qū)。因為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村里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常年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兒童……

2019年7月,鎖明通過招考成為預旺鎮(zhèn)派出所的一名輔警,25歲的他懷著憧憬和向往來到了這里。

同年9月,同心縣公安局全面推行“兩隊一室”警務室改革,初出茅廬的鎖明毛遂自薦到最偏遠的犁鏵嘴警務室去。

“不管多遠,只要山里有百姓,我就能扎住根。”鎖明備齊了各種法律法規(guī)書籍,開啟“向山而行”的人生之旅。

初來乍到,不熟悉群眾,群眾也不認識他。

每天來回80多公里的蜿蜒山路,一天入不了幾戶,這讓鎖明心里犯起了嘀咕。直到一次入戶中,鎖明幫助村民馬應山老人家解決了一件煩心事之后,成就感油然而生,看到老人家臉上露出的笑容,鎖明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

鎖明向所長匯報,也和家人商量,決定住在警務室,每周回一趟家。

“馬奶奶兩個兒子一直在外工作,她獨自和癱瘓的女兒住。前一天外出把身上的2400元錢丟了,馬奶奶快急瘋了,一個勁地抹淚!”看著她哭,鎖明下決心要幫助老人。

他一邊聯合村支書通過微信群發(fā)布相關信息,一邊對沿途住戶走訪。不到5個小時,一名村民就將撿到的錢送了過來。

“謝謝你愿意幫我這個老太婆!”馬奶奶拿到失而復得的錢激動得掉眼淚,雙手攥住鎖明的手又是拍又是捂,久久不肯松開。

老奶奶捂著怕涼的煮雞蛋給鎖明吃

那一刻,貧瘠的山溝里厚重的溫情,更加堅定了鎖明扎根大山致力社區(qū)警務的信心。

此后每一天,鎖明一邊入戶一邊繪圖,僅一個月時間,鎖明就把兩個村的每一戶具體位置,包括人員構成都濃縮到了一張圖上?!罢f實話,剛開始,村民還不太接受我這個外來人,后來每家每戶來回跑,也就慢慢親近了?!?/p>

一張簡易單人床、一張老式課桌、一個煤爐子、一輛電動車,自那刻起,他就在村里扎下了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大山深處,默默守護著一方百姓。3個月內,鎖明對轄區(qū)開展了5輪大走訪,跑壞了3雙鞋。

淳樸的村民有事情就找鎖明,而鎖明的工作也由“知社區(qū)”向“融社區(qū)”慢慢轉變。

每周一鎖明都會去馬成忠家坐一坐,時間一久馬大哥就成了鎖明的“耳朵和眼睛”,村上一有矛盾糾紛,倆人都會一起去,鎖明負責法律政策普及,馬大哥負責當“和事佬”。

“現在村民越來越信任我,大小矛盾糾紛、家長里短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我,我也真正理解了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的意義,并且初步掌握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āng)鎮(zhèn)的工作秘訣。”鎖明說道。

關鍵詞: 同心縣公安局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一個月時間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